《琵琶行》说课稿(琵琶行优质课教学实录137句)

一、《琵琶行》说课稿

1、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2、在进行教学时,我以三次琵琶演奏后诗人不同的反应为突破口,抓住“主人忘归客不发”“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湿”三句话,分析诗人有不同反应的原因,带领学生欣赏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主线明晰。同时,在分析三次琵琶演奏时,我将重心放在了第二次的琵琶演奏上,让学生鉴赏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在朗诵中体会琵琶女内心的情感。在分析琵琶女的演奏时,要求学生将琵琶曲的起伏变化与琵琶女的身世相联系,并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相联系,很好地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从“情相触”到“情相通”再到“情相融”的情感变化,重点突出。

3、(诗歌翻译部分ppt参考了学科网资源)

4、③其他如象声词和双声词的摹写,弹奏动词的恰当运用等都极富感染力。

5、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6、“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7、《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8、环节小组讨论,把握主旨。

9、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琵琶行》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主题组织教材。《琵琶行》中作者通过对琵琶女高超技术的描绘,以及自己和琵琶女不幸身世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和自己被贬后的愤懑之情。学习本文意在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0、如以“急雨”比乐声的粗重沉闷,以“私语”比其幽细圆润,以“珠落玉盘”喻其清脆悦耳,以“鸟语”“泉流”喻其婉转流利,以“银瓶破”、“水浆迸”、“铁骑突”、“刀枪鸣”形容其高亢雄壮,等等。

1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2、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1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

14、要求:读准字音,结合课文下注释,理解重要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出字句方面的疑难。

15、相似的遭遇引起了诗人的共鸣,诗人泪洒青衫,不仅是伤琵琶女,也是伤自己。)

16、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服一作: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17、明确:(1)主人忘归客不发

18、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鼓励学生采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0、诗人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洱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濫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琵琶行优质课教学实录

1、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3、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5、①作者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通过朗读,品味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学习、欣赏作者以文字再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堂课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又让他们有成就感。课后我还要求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将《琵琶行》与《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比较,进一步体会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9、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

10、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和演奏者情感,并将两者融为一体。

11、是高中二年级,新课标语文教材第二单元里的一篇课文。《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琵琶行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12、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

13、(在分析时,让学生读出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和音速的疾缓,感受琵琶曲中蕴含的情感。)

14、今天卡卡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教学设计是高中二年级,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琵琶行》。

15、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6、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

17、《琵琶行》描写一个弹琵琶女艺人的悲凉身世,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得尊重和同情。同时使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的悲凉境遇,感到异常悲伤,由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18、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19、过渡:看来,弹奏高手能用琵琶说心事,赏乐行家也能从琵琶曲中听出心事,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做一次赏乐行家。

20、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琵琶行》,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三、琵琶行说课课件

1、对教研水平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2、再读文本,深层品味

3、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本节课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我在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小组合作交流法、自主学习法及启发式教学法,帮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合作探究能力。

4、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品读诗歌第三节,分析每个乐章抒发了琵琶女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和她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

6、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效;讲课的意义是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提高专业修养。

7、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8、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法、圈点勾画等方法分析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并赏析文中对琵琶曲的描写。

9、在对文章有了整体的把握以后,在接下来的研读环节,我将与学生共同解决本节课重点。

10、欣赏文中描写音乐的语言,品味描写音乐的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11、⑵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1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3、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14、愿新的一年:虎虎生威,考试顺利

15、(1)诗歌主要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

16、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7、在语言上,《琵琶行》这一首诗歌对音乐形象的描绘取得高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靠使用具体的比喻;一是靠着的对演奏者意图的揭示和听众感受后的心理反映的描写;三是适当地运用叠字。在诗歌中对音乐描绘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琵琶女高超演技的表演。

18、部编新版必修上册教学资源

19、琵琶行 主持词: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给千秋万代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表现了诗人对被压在最下层的艺伎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伤感的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呼应,使白居易不能不联想起他自己遭贬流落的命运。然而,这首传世绝唱的奇妙在于,作者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描绘,在诗中却是淡入淡出,只把一怀愁绪倾泄在琵琶曲的美妙和歌女的凄凉身世中。《琵琶行》所以能响彻千年,大概正是这种悲剧美的力量

20、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琵琶行说课稿一等奖

1、(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于琵琶演描绘出琵琶弹奏的的音色奏的描写,作者通过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中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段是《琵琶行》中的经典段落 ,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出琵琶弹奏的音色。让人们感受到琵琶演奏的音乐美。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①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借助形象贴切的比喻,打通听觉和视觉的通感等手法,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与此同时我的板书也相应地呈现在黑板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5、第一次是诗人送客到江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二次是“移船相近邀相见”后的一次弹奏,也是描写得最详细的一次;第三次是诗歌的结尾,“莫辞更坐弹一曲”。

6、明确:序曲,低沉抑郁;第一乐曲,清脆流畅;第二乐曲,冷涩凝绝;第三乐曲,高亢激越。

7、在此阶段,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写作技巧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我会询问学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浔阳江头,一个文人骚客和一个天涯歌女谱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富有情感的、优美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8、明确:毛泽东评价说:“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

9、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0、《唐宋诗醇》评《琵琶行》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一支琵琶曲,诉尽浮沉岁月,暗藏沧桑人生。诗人以生花妙笔,摹写音乐,极尽奇妙,真乃琵琶悲歌沦落人,琵琶绝唱千古文!

11、明确:“凄凄不似向前声”。

1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1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4、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15、请两名同学分别诵读第三和第四段,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并感受琵琶女和诗人的命运遭遇。

16、(3)本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和语段。

17、第一步,解决字词读音。首先我会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问题我来板书并加以强调,如铮。

18、学生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意。

19、广西本地师资,掌握各地区考情

20、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五、琵琶行课时教案

1、说课与讲课的对象不同:

2、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4、一首琵琶曲,不仅再现了琵琶女的才情与悲惨遭遇,同时也投映了诗人的生命情感。时间永远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5、③二人都有怀才不遇的感伤。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是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请欣赏诗朗诵《琵琶行》.

7、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如今的状况是“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8、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写诗人,为第四段,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

9、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第一乐曲,清脆流畅——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京城,醉酒欢歌是她生活的全部;

1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2、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13、鉴赏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

14、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15、|2022年教招好课学不停|

16、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7、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18、学生思考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得出结果并进行小组展示,我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然后由自主转向合作探究,进行多方位的互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并在这个过程中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9、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20、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六、《琵琶行》说课稿

1、濮存昕深情朗诵《琵琶行》,堪称听觉盛宴!

2、江州司马青衫湿——情相融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4、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因为音乐编织出无数佳话。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千多年前,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琵琶行》,让人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

5、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6、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7、嗨,朋友们,懒惰的我好久好久没有更新备课记录了,今儿个天微雨,风清凉,是个宅家码字的好日子,絮叨一点最近备课《琵琶行》的感受。

8、《琵琶行并序》是一首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其结构美、情感美、语言美及其音乐描写的精妙,都应通过多读去体悟。尽管教师在教学中有指导学生诵读,但是读得还是不够。其实,朗读可以有多种形式,自由读、听读、跟读、分角色读、教师范读……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悟,以读促悟。但总体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9、(3)你能根据音乐节奏的起伏变化将第二次的琵琶演奏大致划分为几个乐章?请分别用词语概括每个乐章的特点。

10、第一次的琵琶曲为何会让“主人忘归客不发”?

1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12、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

13、寻诗眼,明情感(“谁是沦落人”)

14、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15、诗人不只是从琵琶女的诉说中了解到她的身世遭遇的,而是琵琶女弹奏的乐曲首先引起了诗人情感的共鸣。清人方扶南评价白居易这首“江上琵琶”为“摹写声音至文”,称“足以移人”。

16、简介:《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7、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8、(2)诗人在听完这次演奏后,为何会“青衫湿”呢?

19、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20、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1、第二乐曲,冷涩凝绝——生活变故,年长色衰,门庭冷落,心情沉痛;

2、全广西开班,送讲义+面试网课

3、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4、图图为您打包了(必过年货)

5、第二步,解决字词含义。在这里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文中重点字词,并请同学来翻译,如,滑是流利之意。同时对于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重点的文言字词我会提示学生课下归纳整理到笔记本上,做好积累。

6、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7、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8、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9、《琵琶行》是我国古代描写音乐的最著名的诗歌之其中正面描写琵琶声的片段精彩绝伦,用了一系列绝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声,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

10、问题:作为封建官吏和文人,白居易不以琵琶女身份地位为卑,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你认为白居易最伟大之处是什么?

11、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12、第三步,概括文意。在这里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相信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文章主要写了诗人在浔阳江边与一位琵琶女相遇的故事。

13、(齐读诗歌第四节,并结合诗前小序内容,与琵琶女的心事对应,理解两人相似的遭遇。

14、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5、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6、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段。

17、⑴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以上“《琵琶行》说课稿(琵琶行优质课教学实录137句)”由伤心句子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优质伤心句子网,尽在伤心句子网(juzizhaichao.com)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