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名言300句励志【139句文案】

一、释迦牟尼名言300句励志

1、曾经有位藏地的大成就者,在安住于深秘境界之时,通过手中的脉相即能得知何时将有日食的出现。当时许多人不信,最终他的预言完全得以证实,没有丝毫的差错。密乘时轮金刚密续中将世界归纳为密时轮、内时轮、外时轮三种,密时轮决定了内时轮,而内时轮决定着外时轮的运转。真正有成就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境界改变星际的运行,可使太阳定位于虚空之中。

2、快见王子因为对般若空性及传空性法的上师生起邪见,因而不仅得不到甚深般若法的加持,反而由此堕入地狱长劫受苦。又因他发恶愿,当他投生为老仆时,由这恶愿的障碍,见佛即生厌恶、躲避的恶心,无法得佛的加持,所以恶心等流果丝毫不爽,多劫之前是何种心态,多劫之后如是的心态依然会遇缘现起。再看徒众因受他的邪见染污,都成为持邪见者,所以在修行时择师择友极其重要,如果亲近不信因果的恶友,自己也会被染上邪见而断善根。《因缘品》说:“若将纯净吉祥草,系于腐烂之鱼上,彼草亦会变腐烂,依止恶友亦复然。”

3、因丈夫之性,堪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即由欲乐勤勇,堪为一切事业之器;由智慧广博,堪为思择所知之器;依丈夫性,在大众之中心无所畏,且与一切有情同行、交谈、受用,或住屏处,都无嫌碍。

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6、离开海拔4000多米的毛垭草原,海拔一路走低,至巴塘海拔骤降低至2800多米。车子一路在山谷间穿梭,人也开始变得慵懒起来。据小韩师傅说,海拔一下从高处骤降到低处,部分人会稍有无力、嗜睡等不适表现,这叫做“醉氧”。又涨姿势了,只知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有恐怖的“高反”,原来倒过来还有个恐怖的“醉氧”,哈哈!低海拔的广大人民们,你们常年处在低海拔一线,身子骨也是不容易哈。

7、⑷名色:名即心法方面的受想行识四蕴,以胎生而言,名色即业识入于受精卵而成的生命胚基、身心前位,由它的发展就决定了众生的生理、心理两方面的状况。

8、因为大力具足,故能担荷自利他利之事业,都无疲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

9、愿众依佛四谛理谛观世间生厌离

10、以上人无我空性的道理看似简单,但由于无始以来我执的习气很坚固,所以不易断除。比如黄昏时有一团盘绳,由于眼识不明而妄执为花蛇。现在要去除这种妄执,当别人告诉你这并非蛇仅是盘绳,但由于视觉仍然模糊,对蛇的幻觉并不能马上去除,所以心中依然存在对蛇的恐惧。一旦灯火通明,清楚地见绳无蛇时,心中的蛇执才会顿时打消。与此同理,我们通过闻思,反复伺察分析,从根本上了知所谓的“我”不过是依五蕴假立的法而已,随着空性习气的增长,我执习气也会渐薄,最后证得无我慧时,如同明灯下现见无蛇一般,我执会消尽无余。正因为我执坚固,并非一闻空性理就能顿断,所以需在资粮道、加行道经历一番精勤的努力,方能进入见道。

11、时间:2018年8月10日AM:09:00

12、信州林茂先,闭户读书,得乡荐后,有邻居富人之妇,因厌丈夫不学,而欣慕茂先的才名,故来奔之。茂先说:“男女有别,礼法不容,天地鬼神,罗列森布,为何污我。”妇听此言惭愧而退。茂先此举登第。其三子也都登第。

13、以下说明死时如何舍识变现中阴。

14、稽首上师无畏力,浊世说法醒群迷,

15、婆罗门子一次又一次地说“给我!给我!”,这种索取的心理和行为一直不断地重复,延续了好几百世。在这一世,佛陀慈悲善巧地在他的识田中播下一颗善根种子,这种子只能在遥远的未来成熟而转化他的贪求心态。如果没有佛陀的善巧度化,在无对治力的情况下,他的行为只会随着原有的习性一次次地重演,除了要长久地感受贪心所带来的贫贱果报之外,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摆脱恶行等流的束缚。无数次串习只会引发日益坚固的恶性等流习气,他的灵性将被这恶业的僵化惯性所埋没。

16、唐武帝,听信赵归真、李德裕谗言,毁天下佛寺。不到一年,归真被诛,德裕竄死,武帝三十二岁夭亡,其后没有继嗣。(出唐书)

17、唐通慧,三十出家,入太白山不带粮,取给草果,渴则饮水,息则依树,坐起禅思。经于五年,一次以木打块,块破形销,廓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被,所穿麻鞋二十载未换,布纳重缝,冬夏不易。

18、由此这个时代的人类日益陷在人、我相之中,有何自在可言!难怪有识之士都在告诫人类:二十一世纪最可怕的将会是病态心理的泛滥!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发心,想,于基无误想,所指的基即上述四种情况。发起心,乐欲行不净行。

二、

1、或许正因为车头的一片晴好、车尾阴云密闭的两重天,导致在前后天空交接处形成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云雾异常低矮,在风使者的衣袖下,姿态千变万化、此起彼伏,好像就紧贴在对面的那片山坡沟壑上亲吻一般。我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感觉到在魔都离那一直遥不可及的天空之云竟然如此之近。云层之下,山的层次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色彩冷暖变化强烈、造型各异,近处远处的青稞麦田似乎已到了丰收的季节,呈现出一派金黄色,勾勒出大小不一的色块,远处河边的草甸碧绿一片,将一条弯曲的小河打扮得异常妩媚。

2、多少年来,固有观念认为西藏是个荒芜野蛮之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贫困、落后、高原、缺氧是对它描述的关键词,但对于深深热爱这片土地的藏人来讲,却是心中的天堂、梦里的一方净土,一直偏安一隅、独守着自己的一方文明。

3、大势名称圆满:具有广大的名声、极美的称誉,即对于慷慨惠施,具足勇健精进等的品德,由德之感召,成为大众所供养之处。

4、寿量圆满:由宿世引业,感得长寿且能如引安住。

5、由上已知必须缘众生发起利他心,方可入安乐之道。但仅是利他心,人天善法亦有,在凡夫地位要使这利他善心发展至极,产生世俗行愿菩提心,方能趋入大乘道。

6、第四节分说十恶业的果报

7、首先要去的当然是布达拉宫,就像到魔都先去外滩一样。住宿的地方离布宫不远,沿着巴尔库路一直往南,步行约莫半小时的路程,小韩还是不放心,驱车10分钟把我们送到了布宫门口,小韩交代了一番,明天大家就将各奔前程,在此也算是最后的道别了。大家依依不舍,各自散去分头自由活动。

8、造业的力量有强有弱,所以在感果方面,有决定受报和不一定受报的差别。在感果的时间上,也有迟速的不同。业力强大的有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决定了将来必定要受报,就象苹果熟了就要落地一样,这种必然要受报的业称为定业。另有一种业是否会受报,何时何地受报都不决定,这种业称为不定业。

9、基,为其它具有生命的有情。如果自杀,可犯杀生加行罪,未犯究竟杀生罪。

10、是的,高原的风景壮阔无边,洁白的云、深蓝的天、巍峨的雪山、圣洁的湖水、无边的草原,所有的所有,天堂有的这里都有,天堂木有的这里或许也有。而今天我们要去的羊卓雍措,或许就是天堂里所没有的,因为它就是从天堂跌落高原的神话,天地世间只此一间,于是高原有了,天堂自此也就失去了。

11、人道之中本已具足六道的境界,不过受报的轻重不同而已。且看下面人间饿鬼的悲惨遭遇。

12、当我们生起了真正的出离心,此后任行一善即入于小乘的下资粮道。所造的业便是顺解脱分的善业。在小乘资粮道中我们该如何修行呢?

13、《涅槃经》说:菩萨了知杀生的轻重由所杀对象的不同而分上、中、下三等。如杀蚂蚁及一切畜牲(不包括菩萨随类示显的旁生)则为下等杀业;如杀凡夫乃至三果罗汉,则为中等杀业;如杀父母、罗汉、辟支佛、必定菩萨,则为上等杀业。

14、具丈夫性之因:应欣乐大丈夫身所有的功德,厌弃妇女之身,深见女身的过患;对乐女身者,遮止其欲乐,对将失男根者,令其得以脱免。

15、胎生之外其余诸类如何结生呢?

16、在四种语业中,绮语不象其他三种,人们会认为说话是与生俱有的能力。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他人无权干涉,怎么会被列为十种恶业之并依之要遭受今生与后世的恶报呢?

17、#润良论道#不管如何,出家人大于俗家人,俗家人一般是没有资格指责和批评僧人的,这是佛祖规定,不容置疑!我们只有做好自己,完善自己才是第一要务当前急务。自己做得不到位,还有时间和面目去说去怀疑别人否?除非是特别有道德,出类拔萃的大贤者,否则不要轻易诽谤,以免造孽。出家法师都是我们的师父,不但是我们人类的师父,也是所有六道众生的师父,就是一般天神,也会恭敬听法。因为有僧人,佛法才不会消失,佛教才不会断绝,众生才会有机会开悟得救。所以在家修行人,务必尊重所有出家人,戒慎恐惧,勿生疑惑。出家为僧,是莫大的光荣,也是莫大的责任,是莫大的福报,也是莫大的牺牲,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修得成。阿弥陀佛!谢润良20

18、由以上可知三十七道品贯穿修道的始终,是求证解脱的修要总纲。

19、一切根本烦恼依其性质的差别可分两类,即迷理惑与迷事惑。迷理惑是迷于四谛理所起的烦恼,它于见道位时始能顿断,故又名为见惑(遍计烦恼)。迷事惑是迷于事所起的烦恼,因为它须于见道位后的修道位始能渐修渐断,故又名为修惑(或思惑、俱生烦恼)。以十根本烦恼14而言,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于见四谛理之同时即能断除,为见道所断,故名见惑。而贪、嗔、痴、慢就不是仅靠见道即能断尽的,因为它们是与生俱来的,还需在此后的修道中一步步修持,依修道的智慧方能一分分地渐断,因其为修道之所断,故名修惑。

20、《四分律》中有一则颇有意味的公案:

三、

1、若你在这水都你十开上,寻找爱你而人爱,往说第想非爱你而人人,天然国往说第发现成么个人只是你。

2、恨永远无法止恨,只有爱才可以止恨。

3、再看大悲如何生起增上意乐以及最终发起菩提心。

4、增上意乐的心相,依经中譬喻可以略知。

5、⑽有:由往昔造业(行)在识中熏下业的习气,再于今生经过爱、取的润发,便产生了强大的势力,必定要引生后有,所以于因上安立果名,称为“有”。比如吸毒,开始吸时感受到了快感,由此生起贪爱,由爱就会想再次享受吸毒的滋味,这样反复求取几次,就会产生强烈的毒瘾,最终到非吸不可、欲罢不能的地步,这即是有的状态。所以由习气,经过爱取的滋润引发,最后就会发展为“有”。

6、下面是几则害心的现世报应。

7、在六道之中,惟有旁生与人类相处,除了家养的动物,在人类生活环境的外围,生存着难以计数的野生动物,它们的痛苦如何呢?不论是遨翔于空中的飞禽,还是栖息于山间林莽的走兽,抑或悠游于江河湖海的水族,野生动物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残酷世界。一望无际、海天一色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旖旎的风光的背后,却是一个每日残杀不休的大杀场。在海洋的深处,无数的水族象酒糟一般密集,在业力的牵引下,命运决定了它们惟有以吞食他物才能生存下去,弱小的鱼虾可能在顷刻间即被吸进鲨鱼的腹中,而庞大的摩竭陀鱼又往往成了无数小含生的寄居之地,它不得不忍受着小含生的啮蚀之苦。

8、虽养好强健,犹须断欲一年。若以为复原而犯,多半必死。

9、常住僧物挪为私用的果报:

10、胡应桂、陆一奇,两人共同引诱官家子弟赌博,从中获取他们的家财,后来忽然之间胡瞎掉一眼,陆也一足残废,两人都贫困终生。

11、从前,北方的牧民中,一位宰杀过许多旱獭的人临死时口中喊着:“请杀掉这些旱獭,快把它们赶走!”;一个猎人一边惨叫着:“给我拿火枪来,这些鹿子要杀我……”一边死去了;一个喜欢吸鼻烟的人作吸鼻烟的姿势而死;一个裁缝作缝纫的姿势而死;一位商人说:“拿帐本来!”然后边数帐边死去;竹青寺的一位老僧人平时常念施水仪轨,故而口诵着施水咒“桑巴……”而逝;一位法相师边说“给,杰达秋坚”边作辩论姿势而圆寂……

12、站在山巅高声一呼,山谷之中自然回声响应。只要余音未尽,回响就不会断绝。报应之理也是如此,在业还未消尽之时相续必感受现报、后报以及余报。如造杀生之业,剥切脔截、炮熬蚶蛎,飞鹰走狗射猎众生,就会堕落在屠裂斤割地狱之中,因为杀生的重业在地狱中穷年极劫备受剧苦。受苦完毕,又堕在畜牲中,作猪马牛羊驴骡鱼鸟,为人所杀,不得寿终,还须以身肉偿还杀债。在畜牲道中,又须历经千生万死。凭着微善,一朝得脱畜道而获人身,由杀业未尽又有住胎而堕、出生即亡,或者十岁、二十岁就夭折而死的。这短命的恶报就是杀生的感受等流果。

13、须菩提尊者出生于一个婆罗门的家庭。长大后,智慧显露、聪明过人,但却性情恶劣,见到人与畜生时,每每出口恶骂,这个习气一直无法改掉,以至于父母亲戚都很讨厌他,不愿与他接触。后来须菩提舍家来到林中修行,在寂静的山林中,看见鸟兽乃至风吹草动,他也心生嗔恚,始终没有欢喜的心情。当时有位山神对他说:“你今日为何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有何利益?徒劳自苦而已。现有佛陀在祗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现今如去彼处,必能除你的嗔毒。”须菩提听信此语,蒙山神之助,他被携至佛陀前,求哀忏悔,听闻佛法,最终豁然而悟,证得了初果。之后,由僧众劝请,佛陀说起了他的宿世因缘。

14、关于集业之理,这里从所集之业、如何集业两个方面来说明。

15、下到感觉快谷底时,小韩依然选择靠边停车,这里是怒江峡谷最佳观景点。怒江在这里做了两个90度的回转,然后一路奔腾向下。所以在这里山势如斧削一般、峭壁断崖、笔直上下,江流在这里与山体的直接碰撞和对话,发出了阵阵嘶吼,倘若是在夜里行进在这样的路上,我想那必定是令人毛骨悚然一般的场景。

16、小韩师傅看来在川藏线上也算是个老司机,趁着停车排队等候的这当儿对我们说:“兄弟姐妹们,今天我就不为大家代劳打卡了,我得跟着车,你们自己下车去前面200米的检查点出示自己的身份证信息,这样可以打个时间差。”按照这个办法去操作,果不其然,当我们在检查站依次打完卡的时候,此时小韩师傅的车正好也挪到这个点儿了,于是,不花费太多额外的时间和功夫,顺利过关斩将、上车出发,朝着“天路72拐”一路再向前。

17、《金刚经》说:“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18、在大昭寺门前,不但是眼前的今天,据说一年365天,每天总会聚集着从全藏各地来到这里的人们进行着磕长头朝拜,从早到晚,日日夜夜,从不间断。这些信众们,大多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再磕上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个长头,以实现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夙愿。在他们心中,大昭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不知何时就一直流传着来大昭寺见佛祖等身像就如同见到了佛祖本人,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心愿,而能实现一辈子的心愿对他们来讲无疑就是莫大的幸福。对照他们,想想我们自己,有很多的人总觉得这不幸福、那不顺意,或否是因为我们那颗小小的心脏里容不下太多的心愿了呢?

19、从色季拉山下来不到一个钟头,便达到林芝八一镇。透过车窗外的玻璃望去,远处座座青山旖旎、前后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近处农田阡陌纵横,而尼洋河就安静的躺在它们之间,远处已可见林芝县城的天际线,一派生机盎然、诗意满满的田园迹象,“西藏江南”的雅称真不是乱盖的。

2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四、

1、通过这些因果的事实,我们知道果报酬因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等量还报,往往会增至许多倍来酬还。不象播一粒种收获上百斤果实那样的增倍,内心的造因感果更加希奇,一把泥沙的供养所得的是君临天下的轮王之报,一句恶语所感的是五百世堕落狗身的漫长痛苦,所以心的变现能力要远胜过外种生长的能力。《集法句》云:“虽作微小恶,后世感大怖,能有大损害,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后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由此我们应知微细的善恶业,如影随形,将会出生广大的苦乐。因而对于微小的善业也应励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微小的恶业,也应励力断除,勿以恶小而为之。

2、族姓圆满:即生于世间敬重、共同称赞的高贵种姓中。

3、七种因果是:正等觉由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发起,增上意乐由大悲推动,大悲依赖于悦意慈,悦意慈从报母恩心引起,报恩心从念恩心来,念恩心从知众生为母而生。

4、以下从异熟功德、异熟果报、八因三缘三个方面来分析圆满人身。

5、答:因为欲令众生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声闻、独觉同样具有,而自己承当、亲自挑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重担的,则除大乘外二乘及其以下决定没有这种发心,所以在慈悲生起后还须使此心强盛、增上意乐,其意则在于此。

6、宋司马温公,曾经开示刘器修身的尽心行己之要时说:“惟诚耳,其工夫先自不妄语始。”司马公又曾说刘器的平生只是一个诚字,颠扑不破。当时市民村翁流行一种说法:如果到南京,不见刘侍制,如同过泗州不见大圣一般。刘公为何有如此的感召力,只在一诚字而已。

7、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8、图5:六入如同空屋之六虚窗,因眼耳等如虚空。

9、米堆冰川山脚下是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子,由于这里海拔不高、温暖多雨,村子周围除了肥沃的耕地就是茂密的森林。用原木搭建的藏屋大多是二层,第二层有一半是晒台,晒台上支起的木杆上搭满了收获的小麦和青稞。每家都有一个像篮球场般大小的院子,里面长着高大的乔木,要不是几面风马旗在树林中随风飘扬,你会恍惚的以为自己走进了北欧某个小国的自然森林公园。

10、图9:由爱增长成取,取的状态如猿取果,不知满足。

11、心灵是先驱,是首领;万法唯心造。

12、每当我们稍有不适、遭受痛苦时,母亲便会坐立不安、食不知味、睡不成眠。当我们远行时,母亲总是牵挂不断,担心不已,直到我们回来才罢。我们的成长过程实是母亲耗尽她一生的心血的过程。

13、一般善心所缘的对象有限,或为一人,或为一家,或为一国,或为全人类,所缘境推至无限,则是遍缘法界一切有情;又一般善心所予众生之利,或为今生衣食的丰足,或是来生善趣的安乐,或是小乘寂灭的解脱,而所予之利臻于究竟,应是安置众生于最安乐的佛地;另一方面,为了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地利他,必须发愿自己求证无上菩提。这几方面和合起来便是愿菩提心的体相。《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一般善心有量、有限,而愿菩提心的生起使这善心之光伸展至于无限,犹如日光普照世界,菩提心摄护整个世间一切有缘的众生。

14、由修四念住,依念住之慧力能生长精进,此时能正确策持自心,便应修四正断,即:已生恶法令断,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善法令增长,未生善法令生起。

15、宋徽宗时,寇兵入侵,所到之处烧杀屠戮,当时安阳镇被祸尤惨。后有一僧,能在定中勘察冥事,众人访僧叩问战事因缘。僧便入定,察知详情,乃说:“此乡所造杀业,惨于他处,所以受报也比他处惨重。但怨报还未了尽,战事仍有,众等尚不得安息。”后连年兵火,此乡人民屡遭杀戮,果无遗余。

16、以下依次解释外圈十二缘起图各支的意义。

17、与以上相逆,如能对于一切三有,不论是欲界还是色界、无色界,普生厌离,一无执取,如是为解脱而发心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18、所以行持之前先应明理,如果懂得创造大福德的方法,如法而行,必能一日千里,迅速高效地累积善业功德。

19、从色界初禅第一品惑开始到无色界有顶地之第九品断无间道,这段过程的渐修渐断为阿罗汉向,在阿罗汉向的最后位得金刚喻定,顿断第八十一品惑而证得阿罗汉果,从此永超三界。至此已由修道位而入无学道位,小乘修学之事便告圆满。

20、造恶业方面也是如此,作同样的事,对境愈尊贵则所生的恶业力也愈大。

五、

1、(2)随:系心缘于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出入各至于何处。即缘念息入,是行遍全身?还是只行一分?随此息入到喉、心脐、髋、髀、胫,乃至于脚趾,念恒时都随逐于息。又缘念息出,离开身体乃至一搩、一寻,随息所至之处,念恒随逐。

2、往昔,边地给国王有名为“战哦、炯几”的两个儿子,他们成了常断见者。后来国王将他俩委付胜光王抚养。他们舍弃了邪见,于佛前出家,最后证得阿罗汉果。这是由于:他俩曾是迦叶佛教法中精通三藏的两位出家人,以此业力所感,今于释迦佛教法中证得阿罗汉果。同时转生于边地成为邪见者是因为:在迦叶佛时,他们二位前往某边地,无有教言却擅自大胆修行,本来没证悟却自以为证悟了,从而生起增上慢,因临终时未获得任何功德而心生邪见,口口声声说:迦叶佛教法不真实,因果不存在,我们俩未能解脱,同样其他人也绝不会有解脱。”说完便死去了。以此邪见他们于多生累劫中堕入恶趣,并于许多世中生于边地,在此之前连三宝之声也未曾听过。

3、润良论道、学佛修行篇之二

4、进入小昭寺主殿,其内现在供奉的是释迦摩尼8岁的等身像。小昭寺当年藏王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按理说供奉的应该是文成公主带着的12岁释迦摩尼等身像,为什么这里供奉的却是8岁的?说来话长,据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金像,行至现在的小昭寺地段时,木车陷入了沙地。文成公主经过历算,决定把等身的佛像安放在此处供奉,由公主在大唐带来的工匠建造小昭寺。松赞干布去世后,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把大昭寺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金像和小昭寺的佛像做了调换。一直到现在,今天带有汉唐风格的小昭寺,延绵千年的香火仍在萦绕。

5、妄语分为三类:一般妄语,怀有欺骗他人之心而说的一切自性妄语;大妄语,如说善法无有功德、恶业无有罪过、清净刹土无有安乐、恶趣无有痛苦、佛陀无有功德等;上人法妄语,如没有得地说得地了,没有神通说有神通等。

6、世人如饥似渴地追逐外在的六尘境界,人们将欲望不得实现视为痛苦,而将欲望的满足视为安乐。其实不论欲望满足与否,只要有贪求的心理,则同样是在贪欲烦恼的缠缚之下,身心不会有真正的安乐。依照意业串习的道理,贪欲放纵一次,就会增长坚固一次,如人以盐水止渴只会渴上加渴一般。所以想通过贪欲的放纵来使内心得到满足,无异于扬汤止沸,必将永无可能。贪欲的膨胀只会让我们陷入难耐的欲渴之中,时时现起追求的冲动,内心没有丝毫的安宁。所以只有断除贪心,知足少欲,方才能够止息欲渴之苦,使身心如释重负,得到轻安。经中如是比较贪欲者和离欲者的内心苦乐差别:少欲知足者即使身为乞丐,却享受着天人一般的安乐,而不知足的贪欲者即使在天宫,也象乞丐一样,精神十分贫乏。

7、由世第一法善根引生苦法智忍,此忍无间缘欲界苦谛,得生苦法智。如是复缘上界苦谛,有苦类智忍及苦类智得生。因为最初现证四谛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上界的境界与前相似,故以“类”安名。如此再缘其余集、灭、道三谛,又各有忍智四种产生,如是次第有十六心,总名为圣谛现观。此十六心中忍是无间道,智是解脱道。又前十五刹那属见道所摄,自第十六道类智开始,属修道所摄。经由八忍七智,一一现观三界四谛之理,由见四谛之理故而断除缘三界四谛所起的八十八种见惑。

8、刚入八廓前街,便见大昭寺广场正前面,蓝色的天幕下,一排高低错落的红檐白墙建筑格外显眼,顶上金色的金轮和胜利幢在这下午三点多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一排排黑框橙色垂缦的梯形窗户点缀在白色的墙身上,这里就是大昭寺。藏族人民心中一直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心中及其重要的地位。

9、究竟,说完为究竟,不需要他人解义。

10、正因我执如此深重,所以一经诱发即会凸显。比如荣誉本是无形的假立法,但是它一经与自我意识相连,便会生起强烈的我所执而执取不舍。一个孩子在虚荣心没有被刺激出来以前,还是一片纯朴,但当入学之后,如果成为十佳少年,在众人瞩目之中无比光荣地走上领奖台,接着是鲜花和掌声的簇拥,而且他的事迹又被广为渲染、流传,这样在环境的诱发下,他对于荣誉便会产生强烈的我所执,时时都贪执名誉、不甘冷落,时时都渴望生活在掌声和鲜花中,一张无形的奖状已经捆缚着他。而这种我所执实为痛苦的根源,一旦荣誉失去,鲜花掌声不再,便会陷入失落的痛苦之中。

11、缺少佛陀真理之光的照耀,人们只能在黑暗中彷徨,看不清安乐的道路,如疯子般奔向痛苦的深渊。拯溺救亡的行动迫在眉睫!

12、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下三万二千由旬,有复活地狱,从此渐下直至无间地狱,其中共有八种热地狱,在这些地狱中间和周围所有的地方全是炽燃的火地。

13、由此可知,先修有情为至亲,是为了遍缘有情产生悦意之相。而最亲爱者无过于慈母,所以引生悦意相的方便是修知母、念恩、报恩三菩提种。修此三种可以产生爱执有情犹如独子的悦意慈。由此必能引发悲心。所以知母、念母、报恩三者是生起与乐慈、拔苦悲的根本。

14、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

15、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假吾无身,吾有何患?”因为有此业报之身,所以依之会增长老、病、死等无量的痛苦。一切有为法都避免不了生、住、异、灭的变化,由有漏法的本性,诞生必有老死,这个四大假合的色身在经历了健康美好的青春之后必然要感受身心衰竭的老病之苦。青年时代,精力充沛,浑身散发着活力,这时少年不知愁滋味,纵情声色,放纵欲望,虚耗精神,冷热失度,不知将养,由此种下病根。人过中年之后往往百病丛生,这时方知身命危脆,并非坚物,但已逝水不返,青春不再,惟有日渐一日地陷入难忍的老朽之苦中,直至精神枯竭而迈向死亡。

16、南迦巴瓦峰紧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北靠高原。受这里地形、印度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南迦巴瓦峰四周常年云雾缭绕、终日不散,如不是特别的缘和分,一般人极少有机会看到南迦巴瓦峰的真容。在这318线一路走来的日日夜夜,我总幻想自己将会成为那少数的不一般人,但今天看来,我无法改变世俗的命运,我依旧是芸芸众生中的那个红尘执子,那个多数的一般人。正所谓“相见靠运气、相遇靠缘分”,或许只有待修得一世情缘的未来的某个日子,那一天才能在归途中与你真相见。

17、“犹如日月不住空,亦如莲花不着水。”成就了法身与色身的佛陀安住于法界,分身无量遍于尘刹,无勤任运地随感赴应,以无缘的大悲恒时无尽地成办利生的事业。

18、有问:大悲生起、不忍众生苦、为利有情希求无上菩提,即此便已满足,何故中间还须修增上意乐。

19、如是发起救度众生之心,然而仅有此心定不能成办,仅凭现在的能力,对一个有情也不能惠予圆满的利益,即使证得二乘阿罗汉果,也仅仅利益少数众生,且所施之利仅为烦恼的解脱,而非一切种智的证得。如是思维谁能圆满成办无边有情的暂时、究竟一切利义呢?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所以为了成办有情究竟之利,唯有自己发心证取佛位。

20、《法苑珠林》云:“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虑彼夫所杀;二者夫妇不睦;三者恶增善减;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恶事常被人疑;七者亲友诽谤;八者广结怨家;九者死入地狱;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

六、释迦牟尼名言300句励志

1、俗话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绝对不会长瓜。如是因才感得如是之果。如果没有修集能感苦乐的正因之业,就决不可能感受相应的苦乐果报。

2、雨越来越大了,车子又在盘上公路上穿云过雾,窗外大雨滂沱。当开始爬上海拔4658的“业拉山”半山腰时,透过车窗回望邦达镇,雨中的邦达广场已经模糊一片,但从山脚延伸过邦达镇曲折迂回直至远方的玉曲河溪流隐约可现,四周山岚起伏,邦达草原就横卧在那山谷之间,我知道这地儿、这角度似曾熟悉,就是那我一直在梦中来过的地方,只不过今天是个阴雨天,梦中它却是阳光明媚一片。

3、关于定与不定业的相,《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明确抉择为:所谓的顺定受业,即是故思已,若作若积集业;而顺不定受业,即是故思已,作而不积集业。所以定业有三个条件:造业先经过思维,是故意的;造业不仅是故意的,而且发之于身口,身体或语言在造作。不仅是作业,而且作业的同时,即已在相续中积集业。

4、在丧失了因果正见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导致人心迷失、道德沦丧、社会动荡、家庭破裂。纵情于五欲之中的人们开始饱尝着难以尽述的苦难:风雨不调、污染严重、灾难频仍,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方纯洁的净土;没有了亲情的抚爱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现代孩子只能任随社会的污流毒蚀幼小的心灵;杀业的泛滥、性欲的放纵,带来了癌症、爱滋病等可怕的绝症,人们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胁;吸毒的瘾君子们被毒品摧残得成了人间活生生的饿鬼,在这个世界就已现量遭受了恶道的苦报;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已经把人们改造成一群群时刻搏击的猛兽,你死我存的较量,把世界变成一大战场……

5、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一《八大人觉经》

6、此煖善根依下、中、上品逐渐增长,到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因为修习至此而转殊胜,所以再立异名。立“顶”之名,是因为在一切动善根之中此法最殊胜,又因至此位如登山顶可进可退。在顶位时,也如煖位,具观四谛十六行相。如是煖、顶两种善根初安足时只依法念住(初安足之义是随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游践四圣谛迹),后增进时具足四念住。

7、在布施有情之中,正法布施超胜于财物布施,而对佛的供养之中,正行修法的供养超胜于财物供养。余事之中造作何事其业力为大,可以此类推。

8、而在家不能离俗之人,更要时时警策、检点身心。在遇境触缘时务必再再提持正念,因染缘如此强盛,须如只身与万人交战般慎之又慎,才能火中栽莲。否则与世俗同流合污,反美其名曰“随顺众生”,实为随顺自己的贪嗔痴烦恼而已。这里但看内心的状态,如烦恼时时现起,难得止息,就应首先尽量远离声色之场,不受污染,不得已无法离境时,也要战战兢兢,时时以正知正念摄持,如理作意,否则甘于沉沦、不思奋起,则可以断定,必是与烦恼相随,欲获解脱岂非妄想!

9、工某因为最初一念淫心,遭受白刃砍头之痛、冰河彻骨之寒、暴尸荒野之羞,现世即受如此惨剧的报应,可见淫欲如同毒蛇,害人至深。

10、小韩师傅看了看我们脸上逐渐凝结的表情,一下开怀大笑,笑得前俯后仰起来。大家看着小韩师傅满脸的笑容,不安在身体中随着酒精从食道滑向胃中的节奏逐渐烟消云散。小韩说:“这个故事是我从当地老乡那里听来的,不过后来医学发达之后,很多死亡的病因被查出来,是由于食物中毒或突发性疾病。”说完便招呼我们赶紧尝尝已煮好、香气扑鼻的石锅鸡,大家心中的犹豫一下被汤的鲜香驱散。小韩边吃边说:“怕什么,连“毒”酒都喝过了,还怕喝“毒”汤么?这一路你们顺利跨过了澜沧江、金沙江,踏过了“天路七十二拐”,见识了通麦的险,尝过了门巴的“毒”,如果再成功翻越今天的色季拉山,那么你们或许就能看到圣山南迦巴瓦噢。”

11、昔有一八岁沙弥妙颜,已得罗汉神通,一日飞入王宫,王后想要抱他。妙颜阻止说:“不应靠近沙门。”王后说:“你年幼如我儿一般,虽然以身抱你,又有何不可?”妙颜答道:“你所说的,虽符人之常情,但情从微起,犹如星星之火,能焚万里之野。又如涓涓之水,能穿泰山之石。事事都由细微之处渐渐发展而来,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所以智者均远嫌避疑、防微杜渐。”

12、发菩提心入大乘悲智双运济群生

13、如是以三殊胜而行布施,极其必要。同样两人进行等质等量的布施事业,以菩提心与空性慧摄持而行舍者,他累积的福德资粮是趋向涅槃的资粮,因布施时知其性空,布施的功德便不会成为轮回之因,又因以悲心而行布施,则不会成为小乘之因。这样不离空性和大悲来行布施,便成为无住涅槃之因而使布施行得以清净。《集学论》云:“空悲(无二)佛心髓,若能行之福清净。”

14、这个世间所谓的安乐,真实观察起来,其实多是对于痛苦渐息灭位妄起乐的错觉。即我们将苦的减轻当成了真实的乐,其实在“苦的减轻”上面根本没有不观待苦息的自性之乐存在。

15、与野生动物相比,为人所豢养的禽兽同样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对于牛马驼驴来说,它们生来即丧失了自由生活的权利,成为被主人奴役的工具。绳索牵拉、圈栏畜养,它们只能透过栏缝望着无边宽广的世界,哀叹自己终身被囚禁役使的苦难生涯。犹如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终身囚犯,自在逍遥的生活永远与它们无缘。它们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鞭打、负重、驱使之中度过自己悲惨的一生。甚至最后还不得不接受被屠戮的命运。

16、问:又哪几支为苦谛所摄且是当来为苦?

17、而关于布宫的历史及传说,留言盛广。单从中学的历史课本里简单的记载,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不丹尺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而兴建。坐落于玛布日山,依山而建,整体建筑主要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部分,东部的白宫为达赖喇嘛居所,中部的红宫是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所在,而西部白色的则是普通僧人的住宿。因其建筑艺术上的独特魅力,没外界一直称之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18、等!按照惯例,以往至此我得宣布“晚安”了,今天我得晒下住宿,入川西进藏以来最佳住宿五星好评酒店——波密天马大酒店。除了住宿的硬件条件属沿途最佳之外,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便是推开窗户的一刹那,天空夕阳西下、雪山云雾缭绕,满满的既视感,闭目也得赞一个!

19、此回当要慎取舍,——莫再失身陷泥犁1;

20、太阳平侍者,是洞宗明安禅师的高足。一日琅琊广昭禅师来访,明安云:“振兴洞上一宗之人,非远即觉也。”广昭云:“有平侍者在。”安云:“平旧习深厚。”并以手指胸说:“此处更不佳。”又捏拇叉中表示说:“平以后会死于此处。”等明安圆寂,平居于大阳,想谋取师生前李和文都尉所施的黄白物,不惜毁师灵塔。当时虽然山中耆宿也曾恳切劝阻,平不听从。等到发塔之时,镢师颜面貌如生,薪尽俨然。众人都惊异不已,而平又更镢破师脑,添加油薪,顷刻成为灰烬。众人将事报于官府,告平谋取塔中之物,官判不孝,令其还俗。诸方因其人品格不端,都弃之不顾。平流浪无所依,后于三叉路口被大虫所食,竟然未免明安禅师的预记。

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疯狂追逐外境的同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忘记了离自己最近的内心。其实至理简明,世界的作者正是我们的心。与恶心相反,这个宇宙中还有善心的存在,它是积极的、清静的、温暖的、光明的、开放的、祥和的,由它所发身语意一切的善业,所变现的永远是安乐的世界。遵循佛陀开示的因果正道,不论希求哪方面的安乐,只要我们在因地如理如量地种下它的圆满正因,那么必将会如愿以偿地实现。

3、烈风雷雨天地晦冥日月薄蚀虹现地动

4、加行方面,由猛厉的贪嗔痴三毒或由猛厉的无贪、无嗔、无痴而发起的诸业;串习方面,即指恒常亲近修习,数数修习善恶二业;自性方面,即指身(杀生、不与取、邪淫)语(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七支,前前比后后更重,而意三支(贪、嗔、邪见),后后比前前更重;事方面,即指对于佛法僧等严厉对境损害或者利益;所治方面,即是乃至命存,一向受行不善之业,未曾有一次受行善法(如邪教徒为邪见所使,所作都是不善。);所治损害方面,即是永远断除诸不善品,令诸善业离欲清净(如诸圣者)。

5、可惜我们这趟的行程在林芝留下了空白,因为林芝的特色景地不像沿途其它地方就在318沿线不远,需要你亲身深入腹地去探寻。如有时间,其实可以好好呆上一天两天值得耍一耍,近的有南伊沟、桃花沟、苯日神山,远的跨过色季拉山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拐弯)、南迦巴瓦峰、鲁朗林海,甚至墨脱的仁钦崩寺。我突然想起来,如果在林芝呆上个一天两晚,虽然玩不了那么多地方,至少会不会有机会一见南迦巴瓦的晚霞呢?“门巴”的毒没中,到是真中了这圣山的毒,想多了,绕来绕去永远绕不开南迦巴瓦。

6、以上五停心观、自相念住、共相念住是趣入解脱的资粮,称为顺解脱分,或名三贤位。

7、诸缘聚生业,以业受苦乐。

8、早上酒店用好自助早餐,说是自助,等我们到酒店餐厅的时候,早已一片狼藉。可能是我们来得稍晚了点儿,也不过是早上八点钟,连馒头也木有了,美其名曰酒店自助早餐,还不如说我们来打扫这最后的战场了。随便捡了点咸菜粥饭应付一下,上车的时候,两位小姐姐买了油条和小笼包带上车,给大家一起分享,一路两位虽然话不算太多,但爱心依然满满,赞两个先!

9、兔儿山这地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北部,是理塘去往稻城及亚丁的必经之地,海拔4696米,远远望去,酷似兔子耳朵屹立在风中,山势十分奇特,长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周围绵延的是陡峭的冰蚀峰林地貌,映衬着晶莹剔透的海子门,倘若天气好的话,应该颇为壮观。无奈今天我们只能看静若处子的兔子吧!

10、一天,波斯匿王睡前,听到两内官争论,一人说:“我此生全仰仗大王过活。”另一人驳道:“不对!是自己的业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并不依靠大王。”当时王想:“说‘依王而活’者,可予奖赏。”于是遣人告诉王后:“等会我派人前来,你可重赏他。”又召来那位说“依王而活”者,令他送美酒给王后。谁知此人刚一出门,就鼻中出血,难以前行,遂请那位说“依业而活”者代他前往。随即,王后即重赐钱财、衣服、璎珞。内官回来见王,见非所遣,王深感意外,就召来说“依王而活”者,问道:“我命你去,为何不去?”内官以实情相告,王听后叹道:“佛语真实不虚!自己造业还自受报,并非他人所能主宰啊!”

11、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武一周的灭佛法难。由于执政者对佛法僧三宝心怀邪见,致使丧心病狂,挾其威势,造成了举国毁寺逐僧、焚经砸像的浩浩罪业。肇事者现世所遭的恶报,史有明载,而其后世果报,依因果之理当可想见。

12、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bàng)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13、为民官者,旧时称为“老爷”,即百姓父母官之意。既然身为百姓父母,就应体察民间疾苦。父母唯其疾之忧,必定夙夜忧叹,心心念念惟愿爱子得离病苦,宁愿自己受苦,不愿爱子有片刻不安。若为官者能以万民为子,民有一疾,则必施以一救济之法。如此尽心竭力,慈祥为民,承其福泽,则人民幸甚,自己也将名垂青史,留芳百世。

14、在号叫地狱,众生寻求宅舍,于是趣入一大铁室之中,刚一进入,内中火焰炽燃而起,其中众生备受燃烧之苦,猛烈大声惨叫。

15、时间:2018年8月13日PM:15:45

16、正因为没有圣言量的指导,现代人大多造业的同时已毫无取舍的智慧,对善恶染净的辨别力几乎完全丧失。人们根本不知道反观自心、认识烦恼,反而时时随顺烦恼、加强烦恼,所以在遇上诱生贪嗔等的对境时,毫无对治力,根本不知如何防护,这样非理作意立即现起,烦恼一发不可收拾。(非理作意)

17、石锅鸡没上桌,在等着的这空挡,小韩喝了口王老吉,给我们娓娓讲起有关这石锅鸡和鲁朗的传说故事来。故事源于伙伴们好奇煮鸡的石锅,一段关于石锅鸡、关于石锅、关于墨脱、关于门巴族的故事。他讲,鲁朗的石锅鸡是用天麻等四五种药材,用慢火炖制而成的美味,炖鸡的石锅是用墨脱的皂石手工凿制而出,而墨脱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也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前流经我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那里生活着一个民族,叫门巴族。

18、在三有世间,不论希求何种的安乐,下至欲界五欲的享受,上至上界禅定的乐受或者舍受,统统都是趋入生死被动流转的因。业的根源在心,我们是随顺生死流转还是逆于生死出离,取决于心的走向,而不在外在的形相。只有深深地洞明整个轮回完全是痛苦的本性并没有丝毫的安乐,由此心无系恋,唯求出世的解脱,由于无伪出离心的发生,我们才真正踏上了求证解脱之路。以小乘而论,自求解脱的历程即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与无学道。

19、快到米堆冰川的路上,在额公藏布河畔的一个溪口,我又看到了那面面迎风飞舞的风马旗,就那样在这山谷的风中翻飞跳跃,那似乎是一团跳跃的火焰一般,又似生命力的某种图腾。此时,我不禁感激起沿途一路遇见的那些风马旗,也许是它们在暗中的一路庇护,才使得我们一路心神安宁并一天又一天平安前行。

以上“释迦牟尼名言300句励志【139句文案】”由伤心句子网小编整理发布,更多优质伤心句子网,尽在伤心句子网(juzizhaichao.com)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